close

我一向抗拒為寫徵文而寫徵文,但是這一次,我不再抗拒,因為我的內心並未把這篇文章當作徵文來寫。我需要及時回答朋友的一個問題,為什麼讀書,我怕我來不急。是的,正是這樣。面對朋友乾淨的眼睛,如果我僅說因為喜歡而讀書,那未免太簡單了。事實上我喜歡沉溺在由喬治。桑、簡。奧斯汀、羅曼。羅蘭、托馬斯。哈代、厄內斯特。海明威等文學大師用文字構建的世界中流連。這樣的流連使我快樂,難道一個人能夠抗拒快樂的誘惑嗎?
我記得我少年時代的夢想生活,就是擁有一間巨大的書房,四壁有滿滿幾架高到天花板上的書,並描繪自己成年以後無需肩挑手提討生活,而只要坐在書房裡看看書,寫寫文章,就能養活自己。我沒想到我的理想真能實現,這是匪夷所思的。
我之所以會夢想這樣的生活,是因為我從小就有的讀書習慣,以及,少年時的第一筆稿費使我心生羨慕,那些以文為生的人。我的奶奶、父親都好看點閒書,年深日久,家裡就攢下了一些舊時代的書。書被奶奶、父親有規律的存放著,到我認識字並讀到它們時,不少已被奶奶和父親翻得捲了邊,甚至已是殘篇了。摩挲著書頁暗忖著奶奶和父親也曾經摩挲過的情景,內心十分溫暖。
家裡的舊書大約有兩類,一類是蒙學用書,包括《三字經》、《幼學瓊林》、《增廣賢文》、《唐詩三百首》等,另一類是文言文和白話文小說,連《聊齋誌異》這樣的書也有。這些書,我認為是一個中國人的必讀書。記得小時候讀書時我的眼睛離書太近,也就是讀書姿勢不正確,父親就會望著我,輕說幾句關於怎麼讀書,讀什麼書的問題。
初讀這些蒙學用書時似懂非懂,成年後的若干次重讀就感到回味無窮了。在同學家中讀到世界文學名著的時候簡直就是狂喜和痛快,我以三二天一本的速度閱讀,偶爾停下來休息腦筋和眼睛,睡覺前不把結尾弄清楚是不可能睡得著的。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,近在咫尺的漓江出版社出版一系列的世界文學名著時,我已經是一個一天也離不開書的文學青年了。我記得我到新華書店挑書買書的幸福,記得每次書店出售打折名著時自己內心的由衷喜悅。我幾年不添一件新衣,但每月都有新書上架。
我日常生活的情景常常是,為一本書激動,被一本書打動。因為一本書有一本書的世界,一本書有一本書的內涵。只要埋頭讀下去,就會發現新島嶼和新大陸,新海洋和新河流,甚至發現夢和夢想,發現這本書所紀錄的,其實就是自己的前世今生。不,一本好書傳遞給我的信息遠遠不止這些,而讀書也遠非夢或夢想的事情。
我喜歡站在書架前,用心滿意足的眼光巡視架上書和寫書人的名字。我以為這就是我的老師,我的朋友,我的知音。書上的一點點污跡都要感到心疼惋惜,並且對於別人的借書,有千般不捨,萬般不肯。不是好說歹說,同學朋友休想把書從我家拿出門去。後來,乾脆就不借書,甚至不准許別人到我書房了。
如今,我所有的業餘時間依然喜歡呆在書房,早讀,午讀或夜讀。每天都一樣。讀書之前,坐在椅子上的我喜歡身子後仰,眼睛看著天花板,在寧靜中放鬆自己,非常愜意。這一天,是屬於我的,這個夜晚,也是屬於我的。既不需要外出應酬,也不需要完成什麼緊急工作,可以順心順意,靜享我的讀書之樂。
像所有的書獃子一樣,我常因讀書而如癡如醉、如癲如狂。是的,沒有人知道一個人的閱讀,是如此的安靜美好。把書從架上取下時,寫書的人彷彿也跟著來到了自己的眼前。遙隔著千里萬里的時空,我對他們一笑……這時的俗世,於我連幻象都不存在了。
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是我早期讀到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,那時我剛上初中,是一個初步舞勺之年的小姑娘。我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讀完這本好不容易借來的禁書,激動不已。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讀書環境有許多限制,無數好書被列為禁書。我為自己有緣讀到這麼好的書而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恭恭敬敬地抄下:“人最寶貴的是生命。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。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:當他回首往事時,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懊悔,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愧疚。”書中的這段話我至今依然爛熟於心,這於背功不好的我來說,是十分難得的。我知道一個人臨終的遺憾,就是永遠的遺憾。永遠的遺憾,多麼可怕!
當然,這部書的故事梗概用不著我來贅述,幾十年間我目睹它一再重印。我只能簡單地告訴你,在20世紀有一個人,在另一片土地,他失明了,但他沒有失掉意志,他完成了詩史般的長篇巨著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他塑造的劃時代英雄——保爾。柯察金,曾經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不同國度、不同種族的年輕人。每當他們遇到挫折而又想起保爾。柯察金的這段話時,內心裡就會風平浪靜,就能再度進入充實、快樂、幸福、忘我的人生境界。
由衷感謝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作者尼。奧斯特洛夫斯基,將這段話贈給我這個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,使得我在人生的暴風雨來臨時,可以勝似閒庭信步地反覆默念:“人最寶貴的是生命……”感謝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使得沒有上過大學的我後來也成了一個可以應報刊、雜誌、出版社之邀而寫作的人。雖然寫文章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少收入,但給我帶來了非常充實的生活。從最初少年時代1.50元的稿費,到後來五位數字的稿費,這對我是一個質的飛躍。
人的慾望是無限膨脹的,一本好書卻能使人安靜下來。後來的歲月裡,我能讀到的文學名著越來越多,但我依然記得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帶給我的力量。我一直沒有特別崇拜過哪個具體作家的哪部作品,但我要由衷地向年輕朋友推薦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這本書。此外,我還要建議年輕的朋友看一看查爾斯。羅伯特。達爾文的《物種起源》,從目錄上我們已經知道全書的精髓,深入物種起源的領域時,得益之多,無法想像。你會發現,你與其他植物、動物的關係如此密切,你與廣袤的自然,其實是一個整體。是的,是一個整體!難道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存能夠離得開自然嗎?離得開陽光、空氣和水嗎?你起源於自然,最後又回歸於自然。
不過,讀書不能只讀一門學科,一個流派,一個時代的書,我喜歡並主張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。記住,是經典,是經過時間檢驗了的經典,這樣你的視界才能縱橫馳騁——低水準的閱讀不會有什麼進步。另外,結束本文前我還要說,對於一個人,一個家庭,一個民族,一個社會來說,只有當讀書成為一種無須倡導的自覺行為時,讀書才是真正的理想境界。
年輕的朋友啊,請你好好體會一本好書帶來的意境吧。那裡有太陽,有月亮,有宮殿,有歌聲,有河流,有山川,有草原,有牛羊……世俗的浮華與偏見將再不能主宰你的一切,因為你已經有了不再被人左右的智慧,有了僅僅屬於你自己的、難能可貴的靈魂。當你回首往事時,肯定“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懊悔,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愧疚。”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rissellemadyson 的頭像
    grissellemadyson

    實創裝飾|實創家居裝飾

    grissellemady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